植物景观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关生态效益,有不少单位、不少课题进行了研究。对于经济效益,反反复复有过多次的争论,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极“左”的做法。但总而言之,经济效益是实实在在的,如雨花茶、藕粉、墨红月季都有着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更重要的是植物降温、增湿、净化空气、减低噪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维护了人体健康,减少了水土流失,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如要将这些间接的经济效益换算成直接的经济效益,将有数十倍之多。存在的问题还有,目前我们苗圃和花圃中可以用作植物景观设计的苗木非常单调和贫乏,在美国《PlantFounder》名录中,可以买到的有8万至10万个植物品种。比较而言,我国苗木生产比较落后,因此,就是有******的设计师,没有丰富多彩的苗木,也是枉然.
有很多人把园林景观设计认为是绿化,虽然这种说法太片面,但也可以看出绿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很大比重。植物的选择和搭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景观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景观效果将会大不如意。
花卉植物花色丰富,有的花卉一年之中只有一次的观赏期,或是开花期,或是结果期。如银杏,仅在秋季叶子橙黄色时十分显眼;紫荆春季枝条、树干在叶芽开放前都为紫色花所覆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也有种类是一年有多个观赏期的,如七叶树,它的春花和秋季的黄色树冠均富有观赏性;忍冬初夏开大量黄色花,秋季有橙红色果;还有常年开花的云杉、桧柏等常绿针叶树。从不同的园林植物各自特有的观赏性来考虑园林植物配置,才能创造出优美、长效的植物景观。
园林设计师在配置植物时,不仅要注意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乔灌草的层次、不同植物的季相以外,还要充分利用草本花卉来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木绣球前可植美人蕉;樱花树下配万寿菊和偃柏,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园林植物配置应在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和生长势等方面相互协调。同时,还应考虑到每个组合内部植物构成的结构比例,及这种结构本身与游览路线的关系。设计每个组合还应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