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施入土壤后均产生阴离子和阳离子,当植物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时,使土壤呈现酸性的肥料叫作生理酸性肥料;当植物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时,使土壤呈现碱性的肥料叫作生理碱性肥料;当植物吸收的阴阳离子数量相当时,土壤不会明显残留某些离子,对土壤酸碱度没有影响,就称之为生理中性肥料。
土壤酸碱度有何影响?土壤的酸碱度可直接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还可以影响微生物活性,间接影响土壤养分利用和周转。在酸性土壤中,有效磷易与铁、铝形成磷酸铁、磷酸铝而降低有效性。土壤中的交换性钾、钙、镁等易被氢离子置换,易随水流失。
在碱性土壤中,磷易与钙结合,生成难溶性磷酸钙盐类,会降低磷的有效性,许多微量元素如硼、锰、钼的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导致作物出现缺素现象,发生生理性病害。
酸碱性肥料如何使用?
根据土壤的酸碱性和作物对酸碱度的敏感程度选择化肥的种类。苜蓿、向日葵、甜菜等较耐碱;而燕麦、荞麦、马铃薯、甘薯等则较耐酸。养分通常在中性条件下有效性zui高,因此要遵循在碱性土壤施用酸性肥料,酸性土壤施用碱性肥料的规律。
酸性土壤应该选用生理碱性肥料,如硝酸钠、硝酸钾、硝基复合肥,同时配合使用有机肥和石灰,减少土壤酸化影响的效果zui好;碱性土壤应选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铵等,但是对于盐碱地不宜施用氯化铵和硝酸钠,以避免钠离子和氯离子过多造成的危害。
上手篇:复肥是春耕时期主要肥料
基肥应该主要选用养分配比适宜的复合肥,或适量的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或硫酸钾等单质化肥配施;北方地区有用磷酸二铵作基肥或种肥的习惯,但二铵是一种高磷、低氮、无钾的二元复合肥,施用时要与适量的氮、钾肥配合。
对长期高产而不施有机肥的大田来说,要注意中微量元素的补施。此外,要重点关注敏感作物的缺素表现,如水稻、玉米易缺锌,棉花、油菜易缺硼,花生、大豆易缺钙、铁、钼。如果缺乏,可用叶面肥结合基肥适量土施。
复合肥可作多种作物的基肥,是春耕的主要肥料。购买复合肥时要关注其养分配比是否适合于当地的土壤和作物。大田作物一季所施用的氮(N)磷(P2O5)钾(K2O)总量,氮大致是磷的2倍或更多,其中一半或不足一半作为基肥,其余主要作追肥。基肥应选氮、磷、钾比例大致相当的通用型复合肥。南方酸性土和喜钾作物,钾的比例可适当偏高;豆科作物氮的比例可适当偏低。若为一次性施肥,应选用含氮量约为含磷量2倍的高氮型复合肥,并将施肥量相应提高。
因地定产以产定肥
春耕施肥的关键是确定基肥施用量及其在整个生育期的比例并采用适宜的施肥方法。确定目标产量(或用近3年连续高产的平均值再增加10%-15%来估算),结合测土施肥结果算出相应的施肥量。需要注意的是,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是施肥量随着目标产量的提高而增加,而不是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